可现在她已经拿了小三元,就贪心想要更多,如果再拿一个‘解元’,她就能冲击全国会元。

    孟师兄没有完成‘六元及第’的创举,程卿很遗憾。

    若她可以完成这前无古人的创举,何愁入仕后升官不快?

    有所求,就会患得患失。

    程卿在看榜,别人也在看榜。

    关心解元的是那些下了注的,更多的秀才是关心自己有没有中举!

    考秀才时以年轻人居多,考举人,三十岁都不算老,还有考到三四十岁的呢。

    一朝中举,如同一人得道,全家都要跟着享福。

    酸腐老秀才们抱着信念,三年又三年,有人的一辈子就这样浑浑噩噩过了,也有一部分人会中途清醒,像周恒父亲生前一般开个学堂,靠给人讲学开蒙为生。

    像程卿这个年纪,或者比她大几岁的,二十岁左右的能中举的才是不多见。

    少年举子,人物风流,不知要叫多少人艳羡。

    普通秀才能中举就开心的不得了,哪像程卿这样贪心,想的是争解元!

    离贡院最近的酒楼,二楼一个座位已经喊到了五两银子,程卿这群年轻秀才把二楼包了场,程卿觉得董劲秋是高富帅还有才,其实普通秀才也是这样看他们这群能包下二楼的人——这里是视线最好,能第一时间看到贡院张榜,谁都不愿意去公告栏前面挤,可惜五两银子一个的茶座太贵了,大部分人都负担不起。

    程卿和董劲秋分坐二楼左右,两人身边都围着许多秀才,程珪、周恒和程瑁等人,俱都在此,除非是像纪皓那样病得下不来床,无人舍得缺席放榜日。

    远远就能听见那放榜的锣鼓敲响了,董劲秋忍不住看了一眼程卿。

    他也说不上为什么。

    明明程卿在赌坊的赔率那么高。

    难道自己还比不过一个入学仅三年的后辈?

    董劲秋收回视线,端坐在座。

    “放榜了!”

    “真的放榜了……”

    “让我看看。”

    “让开,都让开了,我家公子必中,你们这些人不要挤!”

    一个省的秀才多如牛毛,而乡试却是三年一科,每个省录取人数少的只有七八十,多的也不超出一百,唯有京城所在的直隶每一科录取的举人才会超过一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