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梦小说屋>灵异科幻>家门的荣光(科举) > 县试(2)—赋
    作赋题,试卷给了一张图。

    水墨图,画得是一封家书,画下面有一行小字——‘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百千万’。

    魏停云觉得这道题似是在内涵他…

    本题不能算是正史里的典故,说得是写赋大家——司马相如才华被皇帝看重后,在京城做了官;

    当年《凤求凰》的妻子——卓文君,等了五年,只等来一封这样的书信。

    ‘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百千万’,唯独没有‘亿’,‘亿’音通‘意’,司马相如传来这样一封家书,大概是想说情意已经淡了,或想离异,或是想纳妾。

    搞文学艺术的,如此文绉绉表达了自己渣。

    魏停云审题的时候,觉得自己的脸也在啪啪作响。

    这道作赋题,看似没限制,其实实难,如果一味读死书,恐怕连这个典故都不知道。

    还好,魏停云是最爱看这种野史八卦的。

    话说,卓文君的文学造诣也不是吃素的,直接嵌入所有数字,做了一首《怨郎诗》。

    ‘一别之后,二地相悬。虽说是三四月,谁又知五六年。七弦琴无心弹,八行书无可传,九连环从中折断,十里长亭望眼欲穿。百思想,千系念……重九登高看孤雁,八月仲秋月圆人不圆……六月伏天从摇扇我心寒……三月桃花随水转,飘零零,二月风筝线儿断。噫,郎呀郎,巴不得下一世,你为女来我做男’。(注1)

    并附《白头吟》和《诀别诗》;

    直接让司马大文学家追忆往昔,涕泪羞愧。

    今年,不知是哪位大儒或者提学官出得题,竟然考了这样一道赋题。

    魏停云想这位出题人,不知是追忆往昔、犯过的错?

    还是在勾栏瓦肆看悲情戏,有感而发?

    不过,飞黄腾达后抛弃、识于微时的少年发妻,只见新人笑不闻旧人哭的负心故事,可以追溯到上下五千年。

    思绪越飘越远,魏停云赶紧收束回来,还是要专心先考试。

    考试前,魏停云本来已经做好打算,如果没有明确限制,那他就在汉赋、骈赋、律赋、文赋中,首选结构和句式更灵活的文赋写法,正如他喜欢的欧阳文忠公的《秋声赋》。

    但现在,典故出自汉朝,又是汉赋名家,恐怕躲不过这体制恢弘、辞藻富丽、古文怪字、晦涩、多典故的汉赋了。

    魏停云选用了汉赋的问答式,借陈世美和秦香莲之口,在开封府升堂前的对话……

    下午的贡院考场内,尽是一声声的叹息和一根根掉落的头发。

    傍晚,考场外,小摊贩们都摆好了吃食等着了,要是在往年,早交卷的考生们,早就该陆续走出考场了,但贡院大门,始终无人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