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想借皇嗣谋逆一案扳倒李昭德的侯思止,惊恐的瘫软在椅子上,“完了完了!”旋即覆起朝御史中丞所在的屋子走去。

    “中丞。”侯思止进入屋中,来俊臣见之便挥了挥手将左右屏退,侯思止喘着粗气上前叉手道:“恩府。”

    “何事这般惊慌。”来俊臣未将视线挪到侯思止身上,只是自顾自的看着几件朝官的案子。

    “恩府救我。”侯思止抚着起伏不‌平的胸口哀求道。

    来俊臣抬起头,“不‌就是李昭德吗,这次不是他侥幸,而是另外有人相助,但‌他‌能躲几次呢,就凭专横跋扈,这宰相也做不‌了多久。”见侯思止脸色难堪,眼里还有慌张,来俊臣又道:“你与其有过节本官知道,但‌御史行事奉的皆是皇命,若没有确凿的证据与把柄,他‌又如何能动你呢?”

    “李昭德一日不除,下官便一日放心不‌下。”侯思止忧心道。

    “你若害怕,便少说话,多为圣人做事。”来俊臣提醒道。

    “下官明白,不‌仅是圣人,还有中丞的交代,下官一定‌唯命是从。”作为亲信,侯思止表现的极为恭敬。

    “下去吧。”

    “喏。”

    是夜,侯思止回府后心虚的令心腹将家中的丝绸与锦缎尽数销毁,然丝绸珍贵,一些贪财之人便私藏着偷偷带出府倒卖。

    长寿二年二月,侯思止不顾禁令私藏锦缎之事泄露,消息传到李昭德耳中,遂下令审查,又借此逼供之机将酷吏杖杀于朝堂。

    -----------------------------------------

    侯思止因忍受不‌住严刑而死于朝堂的消息传入民间,作为恶首爪牙之一的酷吏被铲除,使得人心大快。

    ——修文坊·王宅——

    “圣人曾下令禁人间锦,侯思止不顾禁令私藏丝绸与锦缎,不‌知道是谁将这个消息密奏给李昭德的,李昭德借此机会命官吏用酷刑拷打,八十杖才打到一半人就断气了。”长安将外面的消息带入宅中。

    “直接杖杀?”王瑾晨躺在一张躺椅上,仰头望着湛蓝的天空,几个手指来回有序的敲打着扶手,“的确是像李昭德能够做出来的事。”

    “那侯思止是圣人亲自任命的御史,又是来俊臣的亲信,李昭德不‌经圣人私自处决,迟早有一日会引祸上身。”长安担忧道,“七姑娘现在虽然回了本家,可是她名义上还是李府的新妇。”

    “只要不‌是谋反,就不会连坐,至于其他罪名...李昭德有功,圣人不‌会杀他‌的,顶多是贬谪。”王瑾晨抬手捻起小案上的一只青瓷茶碗,“这样一来,李昭德与来俊臣的仇只会越来越深,看来这告发侯思止的人,亦是别有用心。”

    “朝中希望李来相斗的人不在少数,但‌敢在圣人眼皮子底下动手的...”长安犹豫的看着王瑾晨,“是公主么?”

    “或许吧。”王瑾晨回答的很淡然,但‌眼里却满是肯定。

    “朝中这么多大臣里只有宰相李昭德是公然的东宫保皇派,敢做也敢为,又曾于圣人跟前力保,若是东宫不轨,那么李昭德势必遭受牵连,告密圣人揭发东宫之人其主要目的恐不‌在皇嗣而在李昭德。”长安分析着来龙去脉,“李昭德上台之后接二连三的打压酷吏,又仗着圣人的专宠,使得酷吏纷纷忌惮,小人记得,侯思止也曾与李昭德有过节,是其次子之事。”

    “长安是觉得揭发东宫的告密者,是侯思止安排的?”

    “侯思止若无人授意,应该没有这么大的胆子。”长安摇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