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梦小说屋>竞技网游>从丰沛游侠到布衣天子 > 第三十章 投奔项梁 革命需要找组织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长江在江西九江以后开始东北走向,而后面的芜湖到南京这一段继续向东北延伸之后呈南北走向,这段长江以东地区的现江苏南部、浙江北部以及安徽东部地区,史称江东地区。

    这里正是项梁叔侄发迹之地,也是八年后项羽想回而回不去的地方!

    陈胜吴广大泽乡起义后,关东大乱,江东地区是楚国故地,又远离帝都咸阳,此时也民心不稳,观望到了秦二世元年(前209年)九月后,和前面的沛县县令一样,会稽郡守殷通也坐不住了,于是找来会稽郡头面人物项梁商量:“长江以西都造反了,这也是上天要亡秦啊。我也想先发制人起兵反秦,让你和流亡在外的桓楚为将。”

    前面讲过,项家世代楚国贵族,军功卓著。项家在楚地影响很大,陈胜起义时就借了项燕的名头。既然坟头里的项燕都被其他造反者搬了出来,那真正的项家人反而袖手旁观,实在有点说不过去。

    但是,在听完郡守殷通的话后,项梁则思考着更长远的问题:楚人尊重项家,是因为项家对楚国有大功,如果跟着秦史殷通,楚人会笑话,那还会追随项家人吗?

    所以,只有杀殷通,才能得民心。只有杀掉郡守才能表达立场,才能与楚人站在一边。

    于是,项梁就借口只有项羽知道桓楚的藏身地点,殷通就让项梁去把项羽叫过来。项梁告别殷通后找到项羽,叔侄两人事先商议好后,一起去见殷通;话还没说上两句,项梁使眼色给项籍说道:“可行矣!”项羽一听暗号,猝然发难,挥剑斩下殷通之头。

    随后项梁手提殷通人头,佩戴殷通郡守官印。殷通部下大为惊慌,一片混乱,项羽开始大杀四方,手刃近百人,整个郡府上下全都吓得趴倒在地,没有一个人敢起来,第一次出场就是这么的霸气。

    于是项梁自称会稽郡守,召集平常交往的那些郡中豪强,在会稽郡下属各县收集了八千精兵——这就是江东八千子弟兵的来历。

    项梁是个胸有城府的人,在拿下会稽郡后并没有急于渡江攻打秦军,而是用了差不多五个月的时间一直呆在江东进行整军训练和政权建设,巩固江东这个根据地。

    直到秦二世二年(前208年)一月,在广陵(今江苏扬州市东部)一带活动的陈胜部将召平,因为秦军攻势猛烈,并得到消息张楚国都陈县已被攻破,陈王不知去向,于是便假传陈王旨意,拜项梁为张楚国的上柱国,令其尽快渡江西进攻打秦军。

    按照楚国旧制,上柱国地位仅次于令尹(令尹相当于后来的丞相),其本职在于拱卫国都。所以,召平此封有让项梁率军夺回张楚国都陈县之意。

    此时的项梁,江东已定,也在找一个渡江发展的契机,于是便欣然接受了召平拜封,率领江东八千子弟兵西渡长江,进入九江郡(现在安徽境内)。

    渡江之后,项梁叔侄并没有按照召平指示西击秦军,而是一直北上,避开秦军兵峰,收编各路反秦势力,项梁集团的兵力开始了滚雪球般的发展。

    他吸收的第一支军队是东阳县(江苏盱眙东)陈婴所聚之兵。陈婴的起兵遭遇非常有意思,就跟后来民国黎元洪一样,是被人硬抬上轿子的。

    陈胜吴广起义后,东阳县的年轻人杀了东阳县令,强行立陈婴为首领,追随陈婴的有两万多人。这些追随者索性仿效陈胜称王的样子,想立陈婴为王。

    陈婴母亲对陈婴说了这样一段话:“我们陈家虽是县里的望族,但从无做高官的人,现在一下子做什么王,名声太大了,容易招来祸害。况且,现在时局动乱,形势未明,不如有所归属,事情成功了,犹能得到封侯,事情失败了,因为不是领头人也容易逃脱。”

    陈婴母亲所说的话,跟前面沛县起兵时萧何曹参的立场有几分相似,那个年代,还没有造反成功的先例,所以,一般人对于挑头起事造反还是持保留态度的。

    陈婴是个大孝子,听从母亲的话,坚决反对称王。

    由于陈婴势大,项梁叔侄渡江后主动联络陈婴,提议两军联合抗秦。陈婴被推做首领后,一直在心里想辞掉这个职位,如今一得项梁邀请,他马上召集各位将领,说:“项家是楚国世代的将军,项梁是将门之后,侄子项羽有千夫之勇,不如我们跟着项将军干,依附名门大族,一定能灭秦而取得功名。”手下将领听了也觉得很有道理,两万多人马就这样归附了项梁集团,陈婴也卸掉了众人要他称王的思想包袱。

    陈婴后来成为了楚国的上柱国,项羽败亡后,他又归顺了刘邦,最后汉朝开国时还受封堂邑侯,并善终。

    在得到陈婴兵马后,项梁又继续北上渡过淮河,在东海郡得到了渡江后的第二支兵马,“黔布、蒲将军亦以兵属焉。”前面讲过陈胜、吴广大泽乡起义后,英布放弃了江洋大盗的职业,联合番阳县令吴芮起兵联合抗秦。

    英布反秦的第一场大战就是联合陈胜部将吕臣夺回张楚国都陈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