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1平行

    条约签订,皆大欢喜。

    时值傍晚,大明首辅马士英还专门抽了点时间,搞了一次招待宴会。只是做到马士英这个层次的,官威早就养出来了。邵北与肖白图俩人倒是浑不在意,可同席的大小官员,一个个危襟正坐,屁股搭着椅子小半边,生怕一个纰漏惹得首辅阁下生了气。

    这种过于正式的气氛,严重影响了所有人的进食情趣。席间马士英倒是谈笑风生,时而探寻几句澳洲的风土人情。

    不过话说回来,澳洲能有什么风土人情?满打满算,到现在也不过两年半的功夫。是以,不论是邵北还是肖白图,都是斟酌着将二十一世纪的习俗拿来了事。本身就来自那个时代,说起来自然顺嘴。刨去那些过于惊世骇俗的,倒是让马士英听了个津津有味。

    尤其让明朝官僚们想不到的是,作为前宋的延续,澳洲人早就把朱程理学扔到了故纸堆里,反倒十分崇尚什么自然科学。

    有好奇心重的,特意问了一嘴什么叫自然科学。

    肖白图当即侃侃而谈,从数学扯到化学,上到天文下到地理,乃至生命演化,一通神侃,简直就是无所不包。这一通毫无逻辑性的神侃,侃得一帮子南明的官僚一个个都有些茫然。

    倒是马士英问了一嘴,难道澳洲当官儿的也得学这些……奇淫技巧?

    邵北的回答为其解惑了:当官的得了解自然科学,然后主修人文科学。

    一干明朝官僚恍然,不过是换汤不换药!咱们大明朝叫儒学,澳洲叫人文科学……至于劳什子的自然科学,在明朝官僚看来,不过是舍本逐末的杂学罢了。

    所谓言多必失,其后某个鸿胪寺的官僚追问,澳洲因何摒弃了朱程理学。肖白图斟酌半晌回了一嘴,优胜劣汰。这一新鲜说法倒是让马士英好一通咀嚼,而周遭的不少士大夫则隐隐对肖白图与邵北有了敌视的情绪。

    当然,这也可以理解。读了一辈子的儒家学说,听闻有人居然把圣贤学说给淘汰了,这叫人情何以堪?

    是以,其后的酒宴当中,一度有些冷场。

    大半个时辰一过,大明首辅马士英站起身拱手告辞。人家出席宴会已经算是给面子了,要不是顾忌澳洲过于强大的武力,说不定人家马士英根本就不会露面。

    马士英前脚一走,后脚酒宴也就散了。邵北与肖白图觉着与一帮食古不化的士大夫根本没法沟通,那帮士大夫则鄙视二人不学无术。三百七十年的代沟过于宽广,直接的后果就是大家伙来了个不欢而散。

    出了鸿胪寺,邵北深吸了一口室外清冷的空气,感叹了一嘴:“事情总算定下来了。”

    条约的签订,等于让澳洲的触手,可以明目张胆地朝明朝延伸。从而在未来的日子里,在经济、政治、军事等方方面面影响南明。将这艘破船勉力维持着,努力抵抗着满清的南下。

    他身旁的肖白图则有另外一种感叹:“你觉着,我们跟那些明朝士大夫,除了血缘之外,还有其他联系么?”说这话的时候肖总很郁闷,席间的时候,那些明朝士大夫总会引经据典地说一些莫名其妙的东西,然后总会有一帮人跟着哈哈大笑。要命的是肖白图根本就没听懂,这让肖总感觉很不好……就好像自己是落在一堆聪明人中的二傻子……

    “我可以理解为这是你的抱怨么?”邵北的感觉也不怎么好,尤其是对方眼神中若有若无的鄙视。天可怜见,这帮士大夫除了读了一辈子的孔孟之道,会点官场的油滑本事,还会点什么!

    “随你怎么说吧。”肖总咂咂嘴,抱怨着说:“好好的庆功宴没了滋味,我说,要不咱们自行庆祝一番?”很明显,后一句话才是肖总的重点。

    有些时候邵北十分佩服自己这位损友。肖白图可以将两个对立的情感快速的切换,也许一秒钟之前这厮还在幽怨着,一秒钟之后,这家伙就可以乐不可支。乐观是一种积极向上的态度,但放在肖总身上,完全可以引申为……没心没肺!

    “我们现在有很多事。”邵北十分乐于打击肖白图:“今天是十二月二十七日了,三十天后就是除夕。也就是说,我们必须要在一个月的时间内赶回中南。除非你有更好的办法,否则我们最好尽快动身。”而在这之前,他们还要安排许许多多的事宜。

    邵北与肖白图都要返回中南,那留守在南京的人怎么安排?谁做主?银子方面倒不用担心了,带来的六十万两活动经费,已经第一时间交给了马士英,权当是一次性结算了十年的租借费用。而鸿胪寺的驻地里,还有许许多多的货物需要处理,未来使馆的位置也需要安排。凡此种种,麻烦事一堆,这个时候去秦淮河——毫无疑问,肖总一直惦记着秦淮河呢——那也太过于没心没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