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志的专栏发布了,引起了不少的关注。

    丘主编见多识广,评价一向非常精准,他推荐的美食也少有踩雷,被他赞赏后,叶奚知的餐厅人气飙升,预约人数排到了一个半月后。

    也有人质疑会不会是花钱买的营销?但是依旧挡不住各路人马旺盛的好奇心。

    餐厅每天接待人数有限,一周开业五天,周一叶奚知要专门去进货,周二休息。

    预定是在一个小程序上,要提前订下人数和日期、忌口,是否有其他安排,最终由叶奚知确认。

    丘主编的文章不止在杂志刊登,还在网上发布了,封面也用的是和叶奚知的合影,算是一种互惠互利宣传手段。

    更多的人关注点并不在美食本身,而是在叶奚知本人。

    照片上的叶奚知和以前没什么变化,不过身材看起来更健康了,不像当艺人时那么瘦弱,大家开始讨论,难道他还真的适合退圈?

    叶奚知很长时间没露面了,除了上次的红毯提名,也没有任何照片,大家都很八卦,想窥探他都在干些什么,真的是做美食吗?

    他的餐厅地址早已经暴露,不少狗仔拍到过经常有人进出,其中当然也有卢霁,次数不多,唐安沁明显来的更勤,卢霁就被忽略了,大众单纯理解为他们是很好的朋友。

    经常来的还有另一位,男编辑。

    男编辑姓南,家庭条件好,对美食有一些心得体会。

    自从上次来吃了后,又来吃了两回,对叶奚知做的粥情有独钟,还发过短信讨教经验。

    叶奚知没有透露过做法,但是经常交流,自己也有了点想法。

    南编辑说:“你做的菜很完美,不知道是怎么研究出来的,多一分过了,少一分不足,恰好卡在大家都能接受的那个点。”

    系统调配的菜谱肯定是最接近完美的。

    这是一件好事吗?叶奚知找不到答案,以他浅薄的经验,他没有见过完美的东西,如果真的有,那就代表了止步不前,因为完美就是没有前进的地步了。

    想了两天,叶奚知反应过来,我是要收集点数啊!只需要收集就好了,这些和我又有什么关系?

    高等级的菜涨的点数多。

    以前卖饼,都是几分几分的加,现在材料用的好,都是几十几十的加,叶奚知攒的很爽。

    而且他还有其他攒点数的方法。

    周二休息的早上,叶奚知做了虾。

    虾是昨天刚到的,还是活的,运输麻烦,耗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叶奚知挑了几只出来,时间长,虾也有点蔫了,泡在盆子里有气无力时不时蹦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