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梦小说屋>奇幻玄幻>世子妃在他意料之外 > 迁至清都 为兄长报仇的机会
    清都使者的背影已经远去,花厅内,庆宣和看着两卷黄色织锦的圣旨,不禁思绪万千,心潮起伏。

    越国公府门第清高,她的曾祖父官至太傅,后被追封为越国公。祖父早年在清都任职,后来主动退居攸州做了刺史。她的父母早逝,兄长庆璟与她一同在宛陵祖父母膝下长大,手足情深。

    庆璟自小喜欢武事,几年前边关战事起,便去了峧州,后被封了镇远将军。然而不幸的是,两年前庆璟在城郊巡查时被敌国派的刺客偷袭,中箭而亡,后来庆璟的护卫夏初临把唯一的小侄儿庆东原带回了国公府,如今府中便只剩祖孙四人了。

    众人皆以为兄长死于敌军之手,却不知兄长实际是被朝中之人所害。她清楚的记得,两年前的那天,侄儿庆东原被带回了越国公府,兄长也入土为安。

    祖父祖母早已哭成泪人,她隐忍着去府门口送别远道而来的护卫夏初临,没想到侄儿跟了过来,抱着夏初临不要他走,有些口齿不清的说着:“不要报仇,不要让家里人知道!”

    小侄儿偶然间说出的话,让她诧异得知,兄长的死没这么简单。夏初临开始并不承认,后来在她的一再追问下才不得不说出兄长之死的真相。

    当时刺客的箭是奔着兄长的胸口部位去的,且箭上有毒,虽未直中要害,却也相差不离。兄长中箭后伤势过重,当即昏迷,被送往军中救治。

    夏初临隐藏踪迹,追寻刺客,发现刺客并未越过边境去敌国,而是一路南下到了清都,在城中才消失不见。

    夏初临回到峧州后,兄长早已无力回天,仅有一息尚存,他似乎知道自己的死并没有那么简单,拉着夏初临拼尽最后一口气说着,不要报仇,不要让家里人知道......而后撒手,气绝而亡,留下不住呜咽的小侄儿。

    她想到这里,心里不禁打了一个冷颤,眼眶似有泪光。兄长忠君卫国,守护瑀国百姓,却因朝中争斗,被人用卑鄙的手段害死。为了保护家人,兄长不惜隐瞒被害真相,她感到心中一阵痛楚。

    夏初临两年前便去了清都,是主街上五云楼的幕后掌柜,他本可以做个潇洒的江湖闲散客,却为了情义一直留在清都,伺机寻出杀手,查出幕后真相。

    作为庆璟唯一的妹妹,庆宣和更想找出真凶,他和兄长一样,不会让家人冒险,所以祖父母并不知情。可是她身在宛陵,又在闺阁之中,心余力绌又无可奈何。

    今日突如其来的两道圣旨却如及时雨一般。祖父去清都任职,她便可以搬去清都,时常去五云楼与夏初临联络。她被赐婚给信王世子,便有了世子妃的身份,无论是出入宫廷还是寻找线索都比国公府小姐来得方便。

    她坚信有此良机,便是苍天有眼,她定会找出幕后真凶,为兄长报仇!

    这时祖父祖母已经送好了使者,回到了花厅。看到孙女看着圣旨发呆,庆玏想着孙女可能对这婚事一时难以接受,心中的疼惜之情溢于言表。

    他慈祥的看着孙女解释道:“宣和,其实信王府世子与越国公府嫡女曾有婚约,这是太宗皇帝与我定下的。只是当时国公府只有你父亲一个独子,婚约没达成。后来太宗皇帝病重,我去探望时,他又重提了婚约之事,为信王府和越国公府的孙辈指了婚。”

    他看着孙女眼中有讶异之色,顿了顿又说道:“越国公府在宛陵十余载了,与信王府联系甚少,婚约已过多年,早被置之脑后了,所以未曾说起。如今这道赐婚旨意,定是信王或是太皇太后出于某些缘由旧事重提,不会是巧合!不过我听人谈起信王世子皆是称赞之词,想必是位逸群之才。”

    老夫人也连忙安慰道:“宣和,你别怕,我听闻信王世子年近双十,府中并无妻妾,信王又一直在浯州,所以府中很安生。你到了清都就会见到信王世子,若是不钟情,祖母就去宫里见太皇太后,她老人家最是仁慈,这桩婚事还有转机。”

    太皇太后是宛陵人,是庆老夫人的姨母,两人虽多年未见,但每年都有书信往来,太皇太后也是庆宣和的姨祖母,老夫人相信太皇太后会顾念多年情分的。

    “信王此人很是通透,不会强人所难。若是宣和不愿,到了清都我就找机会向信王退亲。”庆玏听罢赶忙补充道。

    在他们看来,庆宣和是国公府的宝贝,不能受到一点儿委屈,如果孙女不愿意,拼劲最后一点力量也要争取一线希望。

    庆宣和看着祖父祖母为自己出谋划策,又是退亲,又是觐见太皇太后,她的眼框瞬间变得雾蒙蒙的。

    她怕祖父祖母以为是自己委屈,硬是将眼泪挤了回去,露出来一个灿烂的笑容说道:“祖父,祖母,孙女愿意嫁给信王世子!”

    祖父母相视看了一眼,都有些吃惊,这两年来,登门求亲者络绎不绝,都被婉拒了,他们看得出来孙女无意嫁人,今日黄夫人登门说媒,就被她装病吓走了,过了这么一会儿怎么就答应了?难道被圣旨吓到了?还是怕祖父母为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