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诡异的十人会议,正在进行。

    他们以英文进行着交谈,裴镜清耳力卓绝,听出了那名外国中年男子的声音,其他九人,裴镜清听不出身份,但他们的英文大部分带有浓重的华夏口音。

    这是一场并不容易听懂的会议,他们在讨论一个又一个发生在华夏国的热点事件,但最终落点,总是挑起相似的争议。

    他们似乎在用同一张网,屡试不爽地扼杀公共事件中可能引起正面改变的声音。

    即使是旁听,都能感受到那种令人窒息的不快,但裴镜清坚持听下去,随着一个又一个事件的展开讨论,有种似曾相识的熟悉感,摄住了他。

    “因为我们失去了这个国度网络平台的公共舆论阵地”,之前,那名阮姓西装女子所说的这句话,让裴镜清在此时,想起了外婆曾经和自己分析过微博等网络平台的公共舆论变化。

    华夏的网络公共舆论,曾一度被可称为“公共知识分子”的精英/半精英所占据,在他们当中,确实有不少忧国忧民的知识分子,对公共议题大胆地发表着自己的意见。在弱势群体遭受侵害时,他们的发声帮助,曾一度成为弱势者唯一的救命稻草。对于逐步脱离贫困、一步一个脚印前行的华夏来说,这些批评的声音,是修正前行道路的良性刺激。

    但随着时间和舆论领地的发展,以及其他因素,劣币驱逐良币,极端挑刺、煽情欺骗的言论取代了理性批评,任何华夏新闻都可以塑造为丑闻:

    华夏救灾众志成城?这是没有良心地消费苦难!

    华夏航天有了新成果?为什么不把钱拿去扶贫!

    至于原本就是恶性U事件地新闻,那就更不用提,一定是华夏的错。

    而与之相对的,他们乐于用一些不完全属实的小故事,为A国德国等国塑造出极为虚幻的美好形象,比如日国人之严谨,严谨到了刷完马桶可以喝马桶水的地步;比如德国人之严谨,严谨到了多年前修的城市下水道至今不会积水的地步,用这两个实际上是谎言的故事,来嘲讽华夏人的“劣根性”。

    这样潜移默化的后果,就是任何对华夏的夸奖,都可以贬低为“自大”,任何对华夏的批评,都可以获得无数赞同。

    十年前,在华夏的网络公共舆论上,网民们热衷将自己与华夏割裂,不用“我国”而是“你国”,“爱国”,竟然成了一个羞于启齿的词,只要你说你爱国,你就是权贵者的狗。

    一切都发生得这样自然而然,简简单单。

    但随着华夏国力的发展,国民意识的觉醒,以及说谎者、造谣者陆续被扒下假面,虚假小故事被一个个揭穿,这些“公知”言论逐渐失去市场,不能够再大范围地蛊惑人心。

    然而,裴镜清听到的这场十人会议,揭露了一个事实。

    有心人并未远去,分裂并未停止,而是借着从南韩转借来的粉圈文化的东风,乘势而起,愈演愈烈。

    它甚至不再止步于时事议题,而是轻而易举地渗透进了整个社会。

    可以说,【粉圈话术】比【公知话术】更具毒性,更能够分裂人心,它可以破坏每一项议题进行讨论的根基,将讨论直接变味为攻击,使得每一次讨论都成为一场更深的分裂。

    不论是对于个人、行业还是国家,批评的声音是必须的,即使这个声音不够正确,即使这个声音的发出者或许有种种不当之处,只要他的批评有可取之处,都可以产生正面的结果,促进发展。

    但当粉圈话术当道,扣帽子似的互相攻击,首先,会使得相当一部分人变得沉默,然后,这种氛围会让极端的更加极端,消沉的更加消沉,到最后,所有民众的声音都被湮灭。

    此时,资本可以挑选惹得大部分人不快的替罪羊,出来顶罪。